侍卫们一商量,懂了,二小姐要回梁地了!
当然,只要他们也回梁地,那就万无一失。
可是总不能出来一趟,连二小姐的面也见不到吧。
所以他们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地方,那便是兆亭镇。
从吴地到梁地,无论走哪条路,兆亭镇都是必经之地。
且,赵时晴去过兆亭镇,那唯一的客栈里还留下她曾到过的传说。
为了保险起见,他们甚至还给城门口的衙役行贿,得知有几个少年男女一大早就出城了,为什么能确定是赵时晴等人呢,因为那衙役说了,他亲眼看到有只鹰落在那少女的肩头,虽然只落了一下又飞走了,但这奇景,毕生难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侍卫们立刻便赶往兆亭镇,他们以为自己是在追赶,却不知道赵时晴先去了竹西塘,这样一来,侍卫们反而走在他们前面,比他们更早到达兆亭镇。
如果此时赵时晴他们进了镇子,又去那全镇唯一的客栈投宿,就会看到有二十个望眼欲穿的人,正顶着小雨站在客栈门前翘以望。
没错,兆亭镇又下雨了。
冬天的雨落在脸上,冷到心里。
可惜他们白等了。
夜幕降临,又是失望的一天,侍卫们垂头丧气。
侍卫队长江汉为了鼓舞士气,决定今晚出去吃。
侍卫们一听,终于露出了笑脸。
不是他们挑三拣四,是这家客栈的伙食的确差强人意,他们宁可去吃路边摊,也不想在客栈里吃这又贵又难吃的东西了。
可是他们好像没有看到哪里有饭馆。
大家向客栈的伙计打听,伙计遥遥一指:“出了客栈,往东往南往西往南往西,路边有棵玉兰树的,就是饭馆子。”
众人一听,还等什么,下馆子去吧。
话说他们二十人,是乔装改扮分批住进来的,他们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可是兆亭镇一个月也来不了几个外地人,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傻子都能猜到他们是一起的。
现在为了吃顿好的,索性不装了,二十人集体行动。
看着他们的背影,客栈小二抽抽嘴角,张厨子那小馆子,可坐不下这么多人。
二十个人终于找到了那棵玉兰树,却现大门紧闭,上面还挂着一只锁。
众人傻眼了,这是什么鬼地方啊,唯一的饭馆子还要停业,难道他们只能回去吃猪食吗?
正在这时,一个小男孩撑着伞走了过来。
“你们是来吃饭的?”小男孩问道。
江汉点头:“对,我们是来吃饭的,这里是你家开的?”
小男孩声音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冷意,他一边拿出钥匙开门,一边说道:“家里有事,我阿爹没回来,今天不做生意。”
众侍卫失望了。
没想到好不容易开门了,人家却不做生意。
“你应该也会做饭吧,不是说这当厨子的都是家传的吗?”一个大聪明说道。
小男孩老实回答:“我连我爹的一半也没学会,你们还是去别处吧。”
说着,他便开门进了院子,反手便要关门。
“别关门啊,你给我们炒几个菜,只要比客栈里的好吃就行。”众人不想走。
正在这时,一个冰冷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你们是什么人,围在我家门口做什么?”
众人回头一看,见是一个大胖子。
十个厨子九个胖,这位看来就是这里的厨子了,那个小孩的阿爹。
“这是你家的馆子?太好了,你终于回来了,我们就是想来这里吃饭。”江汉笑着解释。
张厨子脸色铁青,眼里含着怒意:“今天不做生意,全都滚开,否则别怪老子不客气。”
众侍卫先是一怔,继而便怒了。
这他娘的什么人啊,见过赶客的,没见过这样赶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