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建高铁能极大带动经济展。
可是平均每公里动辄几千万上亿,几个省玩得起?
还有谁不知道,展高端制造业,利润高、污染小、辐射效应明显。
但半导体、大飞机、新材料、新能源……
这些高科技产业展起来后,是能提供大量的高薪岗位、能创造大量的财税收入、能带动很多上下游很多企业展、能促进消费经济增长让服务业都从中获益。
从研设计到生产制造,从零部件生产到原材料供应,这些高科技产业的供应链都无比庞大,动辄能带动成千上万家企业,带来数以百万计的优质岗位……
可是好处大家都知道,但在展起来之前,在没有产品上市赚钱回血之前,每天上亿的烧钱投入,又有几个省扛得住?
汉东省之所以能搞,也不是因为汉东省多么有钱,而是宝贝儿子赵瑞龙太有能耐。
也不知道他用什么手段,能从国外拉到两千多亿米元的投资,相当于一万多亿。
并且惠龙集团还通过开连锁网吧、卖电子产品等,持续不断的盈利和投资。
也正是有惠龙集团的鼎力支持,汉东省才能财大气粗的大力展高科技。
所以这么想想。
自己想o年才调任离开汉东,是不可能的了。
很有可能oo年,甚至更早,就升职调离汉东。
以目前大力搞经济,构建小康社会的背景来看。
沈总显然不想让自己去燕京。
极有可能,会把自己调任到东广省或者某个直辖市,做五年的高配型地方一把手。
从而挥自己善于搞经济的特长,也利用儿子赵瑞龙特别会搞投资,带动当地经济腾飞。
在这样的仕途走向之下。
自己也确实需要未雨绸缪了。
况且即便连干两届,自己o年也大概率会调任离开汉东,不会在这儿待一辈子。
将米国的企业考察团,招揽来汉东投资,对展势头已经很猛的汉东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对于展度慢不少的其他兄弟省市而言,米国人的投资,则如同雪中送炭一般很是重要。
所以……
不管是从全局出,为了均衡展,还是从个人仕途考虑,少做得罪人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应该听儿子的建议,把格局打开、不参与竞争。
“行,我听你的。”
“不举荐自己人担任纪监书纪,也不跟几个大城市争考察团!”
“咱们就好好按照既定计划实施,oo年之前让汉东经济翻一番,肯定没问题!”
赵瑞龙刚想要附和两句,就传来咚咚的敲门声。
一听这动静,赵瑞龙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彪悍的大姐赵茹楠。
只有她才会敲门如同砸门。
“来了!”
赵瑞龙抬步去打开房门。
现门外站着的不止是大姐赵茹楠,二姐赵小惠也来了。
“你俩商量完了吗?”
“完了,你有事找爸?”
“也找你!”
赵茹楠大步流星的走进书房,赵小惠紧随其后,顺手把门关上。
“你俩都上来了,孩子呢?”
赵瑞龙好奇问道。
“你媳妇和老刘在陪他俩玩呢!”
赵茹楠回了一句后,便拉过椅子坐下。
“瑞龙你过来!”
“怎么了?”
赵瑞龙缓步上前。
有种不太好的预感,大姐不像是要商量事,更像是要兴师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