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二人靠着两条腿,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太阳公社。
正值秋收,公社上来往的人并不多。
供销社还是阮香云记忆里那个模样。
两个售货员,一个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女人。
这个女人前一秒还对那个穿着的确良的女客人笑得见牙不见眼,后一秒看到阮香云这对农村打扮的姐妹俩,立马露出了一个不屑的表情。
另外一个女人有三十多岁,她见年轻的销售员没搭理新进门的那对姐妹,忙热情地上前招呼姐妹俩,“妹子,你要买点儿啥?”
供销社不大,里面都卖了什么东西,一眼看得到头,阮香云也懒得逛,直接跟售货员说要买的东西。
“大姐,我要半斤饼干,一斤鸡蛋糕,一斤白糖,两盒火柴,一两根铅笔,一块橡皮擦,还有一毛钱的水果糖。”
白糖是阮香云自个儿掏钱买的。
家里虽有白糖,可还给刘家后,还要拿出来一斤当作谢礼,这样一来,家里就没糖吃了,阮香云想着好不容易来一趟,还是再买一斤新糖送礼比较好。
阮香云报出一串名字,又拿出票和钱。
“有糖票吗?没有糖票,八毛二一斤,有糖票七毛八一斤”售货员扫了眼阮香云手里的钱和票道。
售货员眼睛何等利索,只一眼就看出来阮香云没有糖票,便报了两个数。
阮香云哪有糖票,“没有。”
“一共两块四分钱,再加六两粮票。”
阮香云数了两块四分钱给售货员,手里便只剩一毛八分钱。
存了那么久的私房钱,一包白糖就没了,阮香云也不知道自己此刻是什么心情。
将东西一一放进背篓里,阮香云带着妹妹走出了供销社,径直往前面的居民楼那边去。
香梅还以为姐姐走错了路,“姐,咱们回家不走这边。”
“现在不回去,我有点儿事。”这次带着妹妹来,其实是不适合卖人山货的,可她现在手里没钱,心里慌,只能硬着头皮带上了妹妹。
阮香云第一次干这样违法的事,她眼神紧张地看着四周,香梅受姐姐的影响,也一脸紧张兮兮的。
幸好两个姑娘模样不错,哪怕看着贼头贼脑的,也只会让人以为这是两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姑娘,因为到了陌生地方,这才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
阮香云带着妹妹在巷子里转悠着,试图能遇到一个买菜的婶子,好把背篓里的木耳给卖出去。
阮香云是信心将木耳卖出去。
此时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木耳可比那些吃了一个夏天的豆角茄子受欢迎多了。
阮香云走了十多分钟,终于好遇到一个拎着篮子的大婶,她忙上前小声道:“大婶,干木耳要吗?”
那大婶有点儿胖,在这个年代还能养得胖胖的,一定是爱吃的,而且家里条件也不错,这么想着,阮香云厚着脸皮上前搭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