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两天医院,荞麦就可以出院了。郑大年一大早就把炕烧得暖暖的,郑向党借了辆车,小心翼翼地把荞麦包裹好抱上车。
&;慢点慢点。&;张大妮不放心地说。
&;知道了,娘。&;郑向党动作格外轻柔。
林晚晴抱着小宝宝,张大妮和郑大年负责拿东西。一家人忙忙碌碌,终于到了家。
&;总算到家了。&;荞麦松了口气,&;还是自己家舒服。&;
小家伙取名叫郑佳乐,因为大宝叫郑家宝。小名叫乐乐,寓意着给这个家带来欢乐。
天还没亮,张大妮就起床忙活。她先把早上的猪脚汤熬上,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这样炖出来的汤最滋补。
&;闺女,该起来吃早饭了。&;张大妮轻声叫醒荞麦。
餐桌上,一碗红糖小米粥冒着热气,旁边是两个红糖煮鸡蛋。粥里放了一点点盐调味,不会太寡。
&;娘,您太费心了。&;荞麦感动地说。
&;多吃点,对下奶好。&;张大妮又端来一碗炖猪脚,&;这个得趁热吃。&;
中午,张大妮变着花样给她做补身子的菜:一个清炒小青菜,放一点点盐提味;一个红烧鲫鱼,鱼是之前陈老送过来养在大缸里的;还有一碗香喷喷的鸡汤。
&;这鱼最补身子。&;张大妮说,&;多吃点。&;
晚上又是一顿丰盛的:红枣花生炖母鸡,淮山排骨汤,清炒豆芽张大妮总怕荞麦吃不饱。
&;娘,真的吃不下了。&;荞麦打趣道。
&;那剩下的给向党补补。&;张大妮笑着说,&;他晚上要照顾孩子,也得补。&;
第二天换了新花样:早上是红糖黑米粥配鸡蛋,中午炖了鱼汤,配上一个清炒芹菜,晚上是猪蹄汤。
张大妮每天都变着法子,既营养又可口。荞麦吃得津津有味,身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你看看,这奶水多好。&;张大妮欣慰地说,&;都是这些汤补的。&;
回到家第二天,张爷爷和张奶奶,陈爷爷和陈奶奶,都围着乐乐的转,她笑一下,他们都能高兴半天,荞麦觉得估计在他们眼中放个屁都会夸半天。江月领着胖胖来看荞麦,给了乐乐一个红包,带来一包红糖,一篮子鸡蛋,说了会话,看见荞麦累了就走了。
接下来关系差不多的军嫂都就来看荞麦和乐乐,这家几个鸡蛋,那家半斤红糖的,连之前喜欢来家里玩的大宝的同学都送来了鸡蛋。
一个月下来,荞麦白白胖胖的,小乐乐也长得滚圆。这都是张大妮的功劳。
&;多吃点,补身子。&;张大妮把剩下的都给了郑向党,&;你也补补。&;
小乐乐是个乖宝宝,除了饿了、拉了、尿了会哭,其他时候都安安静静的,大部分时间在睡觉。
晚上,张大妮本想陪着照顾,郑向党却坚持:&;我来就行,您去休息吧。&;
&;你行吗?&;张大妮不放心。
&;我都学会了。&;郑向党说,&;再说我舍不得跟媳妇分开睡。&;
每天下班,郑向党匆匆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地去看看小乐乐。
&;闺女想爸爸了没?&;他小声问,生怕吵醒熟睡的宝宝。
晚上是最忙的时候。郑向党把奶瓶、温水、尿布都准备好,放在床边随时取用。他让荞麦靠里面睡,自己睡在外面,方便照顾孩子。
深夜,小乐乐的哭声响起。郑向党立刻醒来,轻轻把女儿抱起来。
&;是不是饿了?&;他试着摸摸尿布,&;不是尿了那肯定是饿了。&;
他熟练地冲泡奶粉,一边试温度一边哄着女儿:&;乖,马上就有奶喝。&;
喂完奶,他把小乐乐竖着抱起来,轻轻拍背。&;咕噜&;一声,打了个奶嗝。
&;真乖。&;郑向党在女儿额头上轻吻一下。
半夜又醒来两次,一次是换尿布,一次是喂奶。每次郑向党都动作轻柔,生怕吵醒荞麦。
&;你也睡吧,让我来。&;荞麦心疼地说。
&;你坐月子要好好休息。&;郑向党坚持,&;我一点都不累。&;
其实他白天工作已经很辛苦,但每次抱着女儿,看着她熟睡的小脸,就觉得再累都值得。
&;你看她睡着的样子多可爱。&;郑向党时常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