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把诗写完,递给马建,自己却怅然若失。
她的心中尽是难以言喻的哀情,仿佛整个人都被这首《相思》所击垮。
马建郑重地接过诗,小心翼翼地折叠好,放入怀中。
他鼻子抽了抽,终于控制好情绪,对董顺道:“董兄,如此旷世杰作,却要写上我的名字,简直是玷污!我在想,这文会我到底去还是不不去……”
董顺连忙道:“去,当然要去。”
五万钱呢!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最近把董胖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他都不给我钱用了,我还指望你创收呢!
蔡昭姬回过神来,已经认定董顺诗才无双,属于世间第一档。
之前第一首或许还有话说,连写两首,还不够证明吗?
马建道:“此诗署我的名,真没关系吗?”
董顺摆了摆手,大度地说:“没关系,去吧!”
你要是不署你的名,我还不乐意呢!
若是文会的人知道是我写的,我的逆子人设就崩了!到时候人人不当我是逆子,只当是文人风骨,刘伶阮籍不就是这样吗?
当不成逆子,那我就亏大了!
蔡昭姬被眼前这一幕深深地震撼到了,将心比心,如果她能写出这样的诗,能骄傲一辈子!
然而董顺却毫不在意,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这是何等的淡泊名利,是何等的风霜高洁?
可恨师弟如此高洁品性,却被世人诬为“纨绔败类”,一想到这里,蔡昭姬就替董顺鸣不平!
董顺道:“我师姐要回蔡府,之前雇的马车溜了,你的马车借我师姐用一用,我骑着马载你回去。”
蔡昭姬心中猛地一震,如此风度,师弟真是集俊朗、多金、武艺、诗才、侠义、品德于一身的男子!
如果说,昨天蔡昭姬对董顺的印象是负3分,那么雇车时,印象就上升3分变成0分,杀盗贼时又变成4分,写诗之后,董顺在她心中已经是9分!
就差一点点了。
马建上马之后,董顺道:“对了,蔡师已经赐字给我,你不必再叫我董兄,以后叫我素卿。”
蔡昭姬上了马车,心道:我也想叫你素卿。
哼,我是他师姐,我想叫什么,就叫什么。
回到蔡府,蔡昭姬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等到董顺回来。
因为董顺趁机逃课去玩了……
蔡邕上朝回来,在堂中走了一遭,不悦道:“这才拜师第二天,就找不着人了,真是无可救药!”
蔡昭姬趁机道:“我知道父亲烦恼什么,父亲既不愿教师弟,又不愿得罪了董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不如让女儿代师授课。”
代师授课?
蔡邕眼睛一亮,好主意啊!那纨绔根本不懂经学,用不着老夫这么高的才学,大师姐待师授业很合理!
然而蔡邕又担心起来:“那董顺声名狼藉,我怕你对你轻薄无礼。”
蔡昭姬笑道:“就在这蔡府之中,他还敢怎么样?就算他真的胆大包天,女儿叫一声就是,正好有理由把他开除了。”
蔡邕捋着胡须道:“还是你想得周到。”
蔡昭姬道:“爹爹你有官职在身,就不要管这些小事了。”
“好,女儿长大了,知道为爹爹分忧了。”蔡邕老怀大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