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顺点头:“不抡拳头的话,比兵器也行。”
蔡昭姬心道:你文武两桩都不如素卿,非要比,岂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顾雍道:“不比兵器,比君子六艺!”
所谓君子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此时的读书人可不是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比如大儒卢植,教完书能带兵打仗,东吴虞翻敢在孙策面前夸耀自己的枪术,曹魏满宠平叛诛杀十余人,贾诩现在还是个校尉呢!
“可以,六项比试,胜多者为尊。”董顺并不怯战。
顾雍摇头:“为尊?不,败者当离开蔡府!”
董顺有些意外,玩这么大?看来顾雍是真生气了。
董顺笑了起来:“师姐,顾师兄要代表蔡翁将我逐出师门了!”
蔡昭姬也觉得顾雍有些口不择言,心中更偏向董顺。
顾雍冷笑:“少在这儿搬弄唇舌,离开蔡府并不代表逐出师门,无论输赢你依然是蔡师的弟子,不过败者自愿不在此处听课而已。如何,敢不敢来?”
董顺面无表情地说:“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们凉州人从不怯战!现在就比吗?”
别看顾雍气势凌人,实际上肚子饿得咕咕叫。
蔡昭姬道:“元叹还没吃饭,你们真要比,就在明天此时吧!”
“行,就依师姐。”
三人不欢而散,蔡昭姬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刚回家的蔡邕。
“爹爹,这同门相斗,必须要阻止啊!”
蔡昭姬只让蔡邕去劝阻,她自己却不参与其中。因为她很清楚,此事就是因她而起,她说得越多,反而越不妙。
蔡邕捋着胡子道:“年轻人气盛,话已说出口,我若劝阻,岂不是让他们失信?不如顺其自然,我明日会见证此事,保证公平公正。”
蔡昭姬冰雪聪明,马上就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蔡邕之前被威胁,迫不得已收徒,心中是有怨气的。他希望能把董顺赶走,但缺乏一个合适的理由。
他作为老师,亲自去为难一个后辈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
正好顾雍给出了这个理由,你们后辈相争,我一碗水端平,各凭本事,就连董卓都没法怪我!
蔡邕越想越觉得妙,难道顾雍看出我心中所想,才提出比试?
至于顾雍会不会得罪董卓,蔡邕并不是很在意,因为顾家在扬州的势力大得很,别看董卓现在是相国,但他的命令仅限于司隶、凉州和部分豫州好使,在南方根本没有影响力!
这也是顾雍根本不怕董顺的底气所在。
蔡昭姬默然离开父亲的书房,脸上的失望之色掩饰不住。
没想到蔡邕表面公正,内心偏私:顾雍学了多少年,董顺才学多久,这两人比君子六艺,真的公平?
“昭姬!昭姬!”
呼喊声把蔡昭姬从思绪中拉出来,她回头一看,奇道:“素卿?你怎么没回家休息?”
董顺笑道:“这不明天要比试了,我平素不读书,想着找你补习一下。”
蔡昭姬摇头:“君子六艺都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就算这十二个时辰你不吃不喝不睡,又能学多少?”
“那顾元叹自以为必胜,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我不服输!”董顺说出了那句名言。
蔡昭姬一怔,道:“师弟倒是好心态,也罢,既然你要学,这一日时间我必定倾尽全力教授!说吧,你想学什么?”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