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轩与苏瑶于悦来客栈周边四处探寻“刘管事”的踪迹,然而,京城人口浩如烟海,名为“刘管事”者不计其数,欲寻得他们所苦苦追寻的那位,恰似在茫茫大海中捞取一根针,谈何容易。
他们先是向客栈附近的商户逐一打听,可众人皆对此人毫无印象。紧接着,凌轩和苏瑶又移步至邻近的茶馆,期望能从那些消息灵通的茶客口中觅得些许线索。
茶馆内,人们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各种奇闻轶事。凌轩和苏瑶寻了个角落悄然坐下,静静聆听。这时,邻桌一位老者的话语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京城可是怪事连连,尤其是那科举舞弊案,闹得满城风雨。”老者轻抿一口茶,缓缓说道。
“是啊,这事儿我也有所耳闻,听说那些灾区学子背后有人撑腰,不然哪敢在科举考试中舞弊呢。”另一个年轻人附和道。
凌轩和苏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无奈,谣言仍在肆意蔓延,对学子们的处境极为不利。凌轩当机立断,向老者抱拳行礼道:“老丈,方才听闻您谈及科举之事,不知您对其中内幕可有了解?我俩对此事也格外关注。”
老者上下打量了凌轩和苏瑶一番,见他们态度诚恳,便说道:“这事儿我也是道听途说。据说啊,这背后牵扯到一位大人物,还有个什么‘刘管事’从中周旋。不过这‘刘管事’究竟是谁,我也不太清楚。”
凌轩心中陡然一喜,赶忙追问道:“老丈,那您可知道这‘刘管事’与科举舞弊案有何关联?或者他常在哪些地方出没?”
老者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也是偶然听旁人说起,只晓得这‘刘管事’似乎在京城某座大府邸中当差,但具体是哪家府邸,就没人能说清楚了。”
虽说未得到更为确切的消息,但凌轩和苏瑶还是从老者的话语中获取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当机立断,决定扩大搜寻范围,从客栈所处的街区,拓展至整个城西区域。
二人一家店铺挨着一家店铺询问,一家府邸接着一家府邸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然而,整整一天过去了,他们依旧一无所获,疲惫与挫败感如潮水般渐渐涌上心头。
“凌轩,这‘刘管事’仿佛人间蒸了一般,丝毫线索都没有。京城如此之大,我们究竟该如何是好?”苏瑶略显沮丧地说道。
凌轩看着苏瑶,温言安慰道:“别气馁,苏瑶。我们已然有了方向,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找到他的。或许我们可以从与科举相关的场所入手,比如贡院、礼部衙门附近,说不定能在那儿现一些线索。”
苏瑶深吸一口气,坚定地点了点头,“好,听你的,我们继续找。”
就在他们准备前往贡院附近打听消息之时,忽然听闻一阵嘈杂的骚乱声。只见一群人正围聚在街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凌轩和苏瑶满心好奇,赶忙走上前去,只见人群中央,一个年轻人正被几名官府差役押着。
“这是怎么回事?”凌轩向旁边的人打听道。
“唉,这年轻人也不知犯了何事,刚才官府的人突然就把他抓走了。好像是跟科举舞弊案有些关联。”旁边的人小声说道。
凌轩心中猛地一动,直觉此事或许与他们正在调查的事情息息相关。他和苏瑶急忙随着人群,来到了官府衙门。
在衙门门口,凌轩寻到一位相识的小吏,向他打听详情。小吏悄声告诉凌轩:“这年轻人是考场的一个杂役,有人举报他与灾区学子舞弊案有关,刚刚被抓来审问了。”
凌轩心中暗叫不好,他们之前也曾从考场杂役处获取过线索,难道是有人察觉到了他们的调查行动,故而开始杀人灭口?
“那现在审问得怎么样了?他招了吗?”凌轩焦急地问道。
小吏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看这情形,估计事情不小。你们还是别掺和了,这事儿如今十分敏感。”
凌轩谢过小吏,与苏瑶一同离开衙门。两人心中明白,他们的调查已然引起了幕后黑手的警觉,对方开始采取行动,妄图阻止他们继续深入探寻真相。
“凌轩,看来我们的行动已经暴露了。他们想通过抓走杂役来截断我们的线索。接下来我们行事必须更加谨慎。”苏瑶神情凝重地说道。
凌轩点头表示认同,“没错。但这也表明我们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了。我们绝不能退缩,一定要继续追查下去。贡院那边想必已被他们严密监视,我们暂且先不去。我们从其他方面着手,比如京城中一些专为科举考生服务的机构,说不定能在那儿找到与‘刘管事’相关的线索。”
于是,凌轩和苏瑶果断改变策略,开始在京城中寻觅那些与科举考生相关的机构。他们先后走访了几家专门为考生提供书籍、笔墨的店铺,以及一些教授科举知识的学馆。
在一家学馆里,凌轩和苏瑶与学馆先生攀谈起来。凌轩说道:“先生,我们想向您请教一下,您在此教授学子多年,可曾听闻过一个叫‘刘管事’的人?此人似乎与科举舞弊案有所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