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级无言,只要骗过朝廷便可万事大吉——对下层官兵而言,意味着财路顺畅;对上官来讲,则意味着升迁与富贵;对国家则显得战果辉煌——可谓三赢,自然没人愿意去追究细枝末节。
此时,三十颗首级上报就是三百敌杀记录,曹变蛟拉住正打算不理他的杜寒马缰绳继续前行,并提议道:“杜千总,我带您去见一下游击将军吧,他一定会为您请功论赏。”
至此,杜寒已明白了曹变蛟真正的用意——他想将这些军功分一部分给叔父曹文诏。
自从孙承宗出任督师之后,他意图通过稳扎稳打清空土地策略困死后金。
为配合这一目标填实锦州和右屯防线以便日后东进,明朝运送到此的粮秣多达米二十七万七千七百石、豆二十六万三千五百四十石。
同一时期,觉华岛储备的粮食亦达到了米三十万石、豆十五万石的数量。
这批庞大粮草由负责宁远防御兼管钱粮事务、后来升任山东右参政守道的袁崇焕总体调度。
其中前屯、中前后三卫所需的粮草归通判柯仲炯管理,而宁远及附属据点如中右所和觉华岛等地方所需粮食则由金启倧——一位兼任宁远海运经历管理通判之事官员负责统筹发放。
在这样的体制背景下,驻防右屯的除了千名士兵外还有他们的主官游击将军曹文诏。
至于像杜寒这种夜不收队伍并不完全隶属于任何一个特定部队,而是属于多向管理制式。
无论是在通判金启诹或游击将军曹文诏任何一方需要了解外部信息时都可指派其出去进行侦察任务,当两者同时下达命令之际便由各自协调。
此次杜寒等人外出侦察并未事先通告曹文诏一方,所以现在带着诸多敌人首级归来,曹变蛟自然希望能够借机让曹文诏分享一份荣耀战绩。
这样做当然会使另一位金启倧有所不满。
然而不去的话也会令曹文诏心怀不悦,这确实是一番尴尬处境。
杜寒几乎不假思索,迅速做出了决定。
“金通判既然知道我回来了,直接先去见曹游击可能有些不合适。”
杜寒借用了金启倧的名字作为理由,话音一转又接着说道,“不过,等我见过金通判后,我会告诉他,是靠你的接应才顺利归来的。”
曹变蛟是个性格十分耿直的人,一开始听到杜寒婉拒时,脸上流露出一丝明显的失落之情。
然而当得知自己被夸奖参与了接应行动时,曹变蛟先前略显窘迫的神情瞬间变得兴高采烈:“多谢多谢!早就听闻杜兄为人豪爽仗义,今天一见果然不错。
待会儿杜兄与通判见过之后,我和鼎蛟必请杜兄饮酒,咱们一定要喝到尽兴方归。”
“那也得见过了通判再说,不过这次只能给你两颗首级了。”
杜寒拍了拍旁边的筐沿,随后指向身后的那些夜不收们,“不是说建奴首级数量不多吗?可我都已经分给他们各位兄弟了,总不能再去要回来吧?”
“都已经分给这些弟兄了?杜兄真够仁义!”
曹变蛟回望了几眼正在沿途向观众吹嘘功绩的那些夜不收战士们,发出了一声感叹。
不过他倒也不贪心,并没有因为只得两个首级就有所怨言,看到他的满足表情,杜寒感觉此少年性格倒是值得交往。
人的距离往往是通过更多相处逐渐拉近,缺乏了解很难明白对方究竟如何。
说着话,远方已然看见金启缵府邸的大门,曹变蛟伸手挑起两颗首级,晃晃悠悠的小辫还对杜寒示意了一下:“那我就带走咯?”
在得到杜寒的确认后,他像个孩子收到心仪糖果一般笑了笑,“回去分一个给鼎蛟,好歹也能让他沾点功劳。”
带着这份满足,曹变蛟愉快离去。
然而李源华对着他的背影愤恨地唾骂起来:“切!有点功劳就要抢,什么东西啊!”
“住口!该怎么做自有百户定夺,岂容你胡乱评论。”
杜寒还没来得及制止,李政就已经开始斥责自己的儿子。
“爹……”
李源华满是不满地嘟囔一句。
其他夜不收成员虽未明言,但从看向曹变蛟的眼神中都能感受到一种隐约的嫉妒情绪。
毕竟曹家兄弟属于营兵队伍,和夜不收几乎没有太多交流互动。
如此这般轻易夺取部分功劳,自然让人心里不平顺。
“大家过来聚拢一下,咱老李抛个丑脸,有件事情需要与诸位商议一下。”
李政抱起拳头向夜不收众人大致做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