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杜寒再次掏出一根长箭,开弓拉地如同满月,猛然回身射出一箭,正中前方领先的建奴,应声坠落马下。
“好箭术!”
曹变蛟这时已经追到近前,目睹杜寒又射下一人,忍不住赞叹起来。
他亦抽出一支羽箭回身发射,当箭势几近耗尽时,恰好命中了一匹战马的左眼。
那疾驰中的战马吃痛嘶鸣,马头忽然偏斜,如同被无形的手拽向一边,猛地横冲出去,正好拦住了后面另一匹马的去路。
两匹战马重重相撞,传来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响,在惊叫声中向前翻倒。
一名建奴直接摔落地面,同两匹马纠缠在一起;另一名建奴却被抛上了半空,手脚张开如同一只大鸟般飞出数丈后,“咚”
地一下摔倒在草丛之中。
没等他弄清楚状况,眼前骤然映入一片闪光——是迎面踢来的马蹄。
“噗”
,他的头颅瞬间被踩裂。
“哈哈哈!居然能做到一箭双杀!”
曹变蛟不禁喜形于色,他自己都没料到结果竟会这般奇妙,其他人也都热烈叫好。
那边建奴早已气急败坏,纷纷举弓放箭,只是由于这段距离较远,对大多数人而言,箭矢尽管密如飞蝗,精准度却大打折扣。
其中一支箭钉在了庞宇的头盔上,随即沿着盔沿滑落下来,丧失了威力。
在杜寒的引领下,一行人有意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个距离,正是普通弓箭射程的极限范畴,除非是一流的强弓射手,否则难以精准命中最关键的位置。
颠簸的马背上,建奴骑手显然很难像步兵那样密集进行抛射以提升命中率。
不得不提到黄台鸡这张巨力强弓,确实让杜寒受益匪浅。
他在骑射间游刃有余,即便没能直击已经提防的建奴目标,也迫使追兵马速大大放缓。
杜寒心中暗忖,由此推测有关老奴能在两百步外精准射杀人马的传言,也许真的不是无稽之谈。
“稳控马速!切勿奔跑过快,很快建奴的战马就会跟不上,我们抓住时机远距离猎杀建奴!”
根据杜寒的指令,几名战士默契配合控制战马的速度,轮流策马回射敌军,从而合理分配各人的马力资源。
之所以刻意保持在弓箭范围边缘的距离,旨在制造一种假象,使建奴觉得只要稍稍再加把劲儿就能有所斩获,从而诱骗他们不放弃追逐。
而曹变蛟,既无做夜不收的经验,也没经历过临阵脱身的情境,跑出了数里地后,终于渐渐明白了这一策略背后的深意,对杜寒不由得心生佩服之情。
若是面对蜂拥而上的敌军骑兵一味拼命狂奔,虽暂时能拉开些距离看似安全,但时间稍久必将因筋疲力竭被对方赶上斩杀;反倒是以逸待劳、保持适度的距离且战且退,方为最佳选择。
这番道理知晓的人不算少,可一旦遭遇处于压倒性优势的敌人,能够慌乱之中依旧镇定自若、保持清醒而不盲目逃窜的,却寥寥无几。
大多数人难免本能发作拼命逃离。
要知道,马本就非天生适于长距离全速奔驰的动物。
骑兵全力冲刺之下,不到两分钟战马全身便会出汗,最多支撑五到八分钟,即四千米上下,这是拼尽全力的程度。
之后,无论如何也再也跑不动了。
此马天生竞争意识强烈,只要周围有同类奋蹄疾驰或骑士拼命催促,即便疲惫至极也绝不停歇,直至力竭倒地。
因此,长途行军中战马通常采用慢步与快步交替前行的方式,而像建奴这般短促冲刺注定无法持久。
此次建奴比明军抢先冲击近一里多地,莫轻视这一段距离,在老练骑手眼中,这是永远难以弥补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