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那名小卒带着十几号人赶来,众人热火朝天地开始搬运屋内的各类旧器物,一时间尘土四起、霉味扑鼻。
曹变蛟生怕被熏到,忙拉上杜寒去别处喝茶,丢下一干人等自行处理这片狼藉。
茶水入口,气氛闲适,杜寒索性借机又提了些粮草马料的需求。
这一次,曹变蛟丝毫没有犹豫,干脆利落地应承下来,似乎只要不过分,随他怎么取都没问题。
“变蛟啊,看你也算豪爽,可要些武器怎就这么磨蹭?”
杜寒忍不住玩笑道。
“寒哥!真是冤枉死小弟了!”
曹变蛟闻声直呼大喊,随即压低声音靠近,“军械是有数额限制的,再说……那些粮食,就连建奴都能搞到。
我给你点又有何妨?”
“建奴?他们从哪儿弄来的?”
杜寒听此心中有所触动,往日历史中常听到资敌的说法,今天却头一次由曹变蛟亲口提及,竟有别样的震撼之感。
“哼!还能少?”
曹变蛟冷笑一声,眼神透露出轻蔑之意,“山西商人谁不做这类伤天害理的勾当?至于辽东官员里头,做这种灰色交易的大有人在。
就连那些总兵官,谁家没有几个富丽堂皇的宅邸呢?”
杜寒默然不语。
这种资敌行为并不新鲜,即使如二战时期那般惨烈,依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牟利;更不用说明朝末年这般乱世,类似行径已是家常便饭。
要是没有李成梁等人养寇为重,区区努尔哈赤单凭自己本事也不可能达到今日地位。
然而正如曹变蛟所言,虽然辽东的军官吏治确实混乱不堪,但如果真细查下去,十杀其九也总会有些例外幸免之人吧。
至于吃空饷一事更是泛滥成灾,如今辽东号称坐拥十余万兵丁,真正可用者不足十万,逃兵更是日日可见。
对于这些将领而言,倒乐得其成——士兵逃走了正好可以侵占更多军饷。
打仗终究还是得依靠自家家丁,只要将这些人养好了,外面无论怎样风风雨雨,与己无关。
末世已至,乱象丛生,鬼怪猖獗。
在杜寒眼中,这才是后金为何能够肆意妄为的关键原因:人口数千万的大明王朝,面对一个仅仅几万人的蛮夷部落竟然毫无还手之力,实属羞耻至极。
若人人都能稍作努力,光凭唾沫就能将其彻底淹没。
“寒哥,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还在计较之前我没给你兵器的事?”
注意到杜寒面色变化,曹变蛟还以为自己犯了错。
“哪能呢?我是想起些别的事情,和兄弟无关。”
杜寒故作轻松带过,起身说道,“估计那些家伙收拾得差不多了,咱们去看看。”
来到先前房间,只见士兵们已把各类破败武器装满数辆大车,每辆车堆积如山一般,甚至难以看清具体承载些什么内容。
这般模样简直像是把杜寒当作走街串巷收买废物的小商贩了。
向小曹道谢之后,杜寒带着数辆大车返回营地,随后安排了一些士兵吃上一餐,并且临走还给他们每人些许铜钱。
那些送东西的小兵们高兴地赶着车离开了。
“这些能用吗?”
李政望着眼前一堆破损的武器疑惑道。
原本他还期待杜寒能够弄些好点的东西回来,没想到只见到这么一堆废铁。
然而许铁匠显得颇有信心。
“依我看,只要好好修理一下,怎么也能凑个百八十件。
毕竟咱们所需的数目不多。”
他以前在所里的任务就是修理破损的兵器,在他眼中这些破烂或许藏着宝。
在许铁匠指导下,众人开始整理清点这些旧武器,数量确实不少。
仅仅是生锈断柄的长刀便有三百多把,尽管经过打磨还能派上用场,但它们显然不及标准装备结实,只有刀刃部分才是优质钢铁。
对此情况杜寒并不失望,毕竟总胜过使用木棍。
相比来说,修复长矛要相对简单一些。
拼接那些掉了枪头或折了长柄的部分,大约可以重新组合出超过两百柄长矛来。
至于盔甲嘛……那就不用指望了,由于搁置时间太久,无论棉制、皮质还是锁链型铠甲都已经腐烂得触之即碎。
弓箭更是一无所有,长期暴露存放让弓体完全丧失弹性,即使安装新弦也已无力回天。
相对较好的要数一百多个三眼铳。
除了木质部分已损毁外,铳身基本保持良好状态,甚至还涂有一些防止生锈的油脂保护。
大家都猜测,这些三眼铳可能是被某些人存留下来试图贩卖牟利,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出手最终流落在这里,如今正好被他们拣了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