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宁远文官中的次席,吃两只羊自是小事一桩。
不知罗立用了何法,没过多久,他就趾高气扬地返回,身后几名士兵还牵着三头绵羊。
那些零星的银钱竟换得了三只绵羊,这事儿听起来匪夷所思,可谁在乎罗立是怎么做到的呢?大家更在意的是他的付出。
刘汉急忙迎上去接下绵羊,把它牵到角落里,拿出小刀迅速宰杀。
不过一会儿,一只羊已被分解成整齐的肉块,摆放在大木盆中。
这般场景令杜寒颇为好奇。
他曾于牧区见过眨眼间便能处理完一只羊的大师,如今在辽东又遇到了一位。
这让他对刘汉生出几分兴趣——这人不仅是个好铁匠,还是个熟练的屠夫。
这种技艺绝非靠几只羊就能练就,那么,这位贫困至极的匠户是从哪里学到的呢?
杜寒总觉得这个名字熟悉,却一时想不起出处。
孙元化他们正围在炮弹旁热烈讨论,而杜寒无事可做,便瞧见刘汉继续屠宰第二只羊,第三只也即将完成。
几个女人在一旁清理内脏,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淡香。
当看到刘汉如此忙碌时,杜寒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灵感,恍然大悟一般。
他终于想起这个人是谁了。
此时刘汉仍在快速切割最后的部分羊肉,自从孙元化吩咐罗立买羊起,他的心就已经被勾了起来。
虽然孙元化并未明言,但他明白,这是改善生活的契机。
哪怕吃不到肉,喝点汤也是好的。
就在刘汉满心想着如何享用羊肉时,杜寒的话轻轻传入他的耳中:
“刘汉,你会铸炮吗?”
“百户是在问我?”刘汉正专注切肉,听到询问不由一怔。
作为匠户的刘汉甚至不敢轻视眼前这位衣衫破旧的百户官。
杜寒点点头,“对,我在问你会不会铸炮。”
“回禀百户,我会铸炮,不过只会铸佛朗机炮,红夷大炮这种东西,我从未见过,更别说铸过了。”刘汉憨笑着答道,手中的小刀却没有停歇,最后一块肉也被丢进盆里。
能铸炮就够用了,至于红夷大炮,有样学样就行,大明历来如此。
稍作思索后,杜寒又问道:“刘汉,宁远可有与你同名的匠户?”
“没有,我是宁远的匠头之一,虽然不知所有匠户,但我确定,宁远绝无第二人叫刘汉。”
刘汉有些疑惑地望向杜寒,不知他为何问这个,但他还是老实作答。
“宁远有多少铁匠铺子?”
“归百户所有,宁远的匠人渐多,单是铁匠铺便有十数家,平日不过修修补补,偶尔铸些炮弹罢了,小人也不知怎的就被唤至城头。”
“汝乃宁远人否?”
“回禀杜百户,非也,小人本是登州匠户,奉调至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