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背景下,辽东一名年轻千户官怎能如此详尽地知晓这一切?
那位教他知识的英国人究竟是怎样一位天才,竟能培养出如此出色的弟子?这样无所不知的天才,为何最终沦落为一个低贱的夷丁,默默无闻地死在辽东战场?
这些问题让西劳深陷困惑。
"要是我是你,我会坐下听完对方的话。
从谈判角度看,西劳先生目前的表现已使你在这场谈判中处于劣势。
"
杜寒维持着原来的姿态,仅是微微抬起下巴示意西劳坐下。
“杜先生,请讲。”西劳缓缓落座,再不敢有丝毫轻蔑之意。
“建造一艘六百吨的盖伦船大概要花费七八百两银子,旧船自然会便宜些。
你不必特意回葡萄牙找,海商李旦随便就能弄到好几艘。
如果你尽全力去办,或许也能得到,当然这取决于你的能力。”
杜寒说到这里,目光突然变得凌厉:“西劳先生,我们最好坦诚相对。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不在意你的那些大炮,我能造出比它们更轻便、威力更大的火炮。
你该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若以为仅靠这点就能从我这儿骗取技术,那你就错了。”
“这……不是这样的……”
西劳脸色颇为窘迫,因为他心中所想正被杜寒道出。
他原本盘算着,即便无法成立东印度公司,至少也要从杜寒这里捞些好处。
然而,短短几句话,他的小算盘便被看穿了。
就在西劳尴尬之际,王鹏从厨房回来,给西劳提供了一个缓和气氛的机会。
敷衍地与王鹏寒暄几句后,西劳的心情平复下来,继续交谈。
“杜先生,我认为我们的合作潜力很大。
盖伦船我可以去寻找,若能找到,八百两银子的价格应该没问题。
不过,关于火炮……”
话未说完,杜寒打断了他:
“火炮的事不用你操心。
就凭你在濠镜加劳铸炮厂铸造的那种火炮,用几艘船几十门就想击溃荷兰人和英国人,你觉得可能吗?火炮的事我会解决,但我有个条件,准确地说是我们需要做件事。
只要你能做到,我保证我们将拥有最强大的无敌舰队!”
西劳已恢复镇定,听到杜寒提到能造更好火炮时,并未如之前那般激动。
“杜先生,我凭什么相信您的承诺?到现在为止,您并未给出让我信服的理由。”西劳习惯性地耸肩摊手,“或许您真能造出更好的火炮,那为何不直接动手制造呢?要知道,大明朝廷对我的火炮可是十分重视。”
“我可以设计出最好的火炮,也懂得提升制造工艺,但辽东的工匠目前还无法实现我的设计。
所以,我才需要与你合作。
坦率地说,西劳先生,这是你在东方最大的一次赚钱良机。”
杜寒的声音坚定有力,整个人散发出不容置疑的自信。
不仅西劳被这气势震住了,就连完全听不懂他们对话的王鹏也被带动得挺直了脊梁。
西劳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已被杜寒说服。
"假设,我只是假设,杜先生,如果您真的把船弄来了,您的基地又在何处?您甚至连靠近海岸的地方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