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口,像颗定时炸弹。至少现在听来,相当震撼。
朱瞻基嘴巴微微张开,以为自己听错了。爷爷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要把爹的太子位给废了,传给老四?
想到这里,朱瞻基的脸色都变了,他害怕极了。他太清楚爷爷的性格了,这时候说错话就是送命。所以他不敢乱说话,也不敢多问。
要是爷爷真把太子之位传给老四,那他的太孙地位可就悬了。
听了朱高烨的话,朱瞻基心里微微一怔。
还能怎么想呢,我这不是刚回来嘛。眼下朝廷上下,哪个官员不是从太子府出来的,哪个人不是太子的人!朱高烨说道。
要是这时候换太子,别人会怎么看咱们呢?朱高烨又接着说。
朱瞻基一听这话,心里稍感安慰。
四叔这么讲,就说明他肯定不在意太子的位置。
可紧接着,老爷子的一句话,差点让朱瞻基当场崩溃。
要是我把太子的位置传给你,你会不会心动?朱棣问道。
朱瞻基脑子嗡嗡响,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爷爷问的这些问题,到底是在试探呢,还是真想立老四做太子?朱瞻基努力平复呼吸,紧张地看着四叔。
朱高烨微微一笑,看了眼朱瞻基,说:解学士不是说过吗,好圣孙,大明能旺三代!
好圣孙,大明能旺三代!他又重复了一遍,这话里好像另有深意。
说起来,解缙这人真是什么都敢说。
毕竟宫里的事得朱棣自己定夺。解缙当时那么说,朱棣也就是随便听听。大臣们的话,朱棣也就权当参考。
谁能想到解缙这人,一点脑子都没有,情商也极低。
句句都是“好圣孙”。
朱棣当时也没太当回事,就听了解缙的建议,立了老大为太子。
后来解缙还多次跑到太子那里去。
这让大家不得不怀疑,解缙是不是早就和太子勾结好了?
这些年,老爷子一打仗,朱高煦就在旁边挑拨。
时间久了,老爷子对老大也开始有些疑虑。
这次老爷子出征回来,解缙还频繁往太子府跑,还送了幅画给太子。
这根弦终于绷断了!
朱棣一直在忍耐。
因为编纂永乐大典需要他。
老爷子的皇位来路不正,他想多建些功绩,将来进祖庙时也能有脸面见到太祖高皇帝。
这就是朱棣的心思,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所以现在听见朱高烨的话,朱棣总觉得有些讽刺。
你这小子,我在问你话呢,怎么开始敷衍我了!朱棣瞪了他一眼。
朱高烨摆摆手:这问题别问我了,我对太子的位置没兴趣,老爷子你就别打我的主意了,我可单纯得很!
朱高烨笑着说话。
他瞄了瞄旁边,姚广孝正在倒茶,他就顺手接过茶杯,开始喝了起来。
朱棣傻眼了。
老二为了争太子位置,什么手段都用过,现在轮到老四,却完全不感兴趣。
朱高烨没回来时,老二早就眼巴巴盯着太子之位了。
可老爷子就是不愿意传给他。
于是老二就经常找老大麻烦,在军营里挑拨朱棣和老大之间的关系。
老爹每天都被老二唠叨,虽然他压根不信,可老二天天絮叨,他心里也开始嘀咕了。
不过现在局势变了。
老四回来了。
他一回来,谁都不敢觊觎太子的位置了。如果老四真的想当太子,朱高煦根本不敢和他争。
老四,那家伙太牛了,太吓人了!
人家都说他是活……
朱棣却蒙了,他也傻眼了。
他这个儿子,竟然对太子之位没兴趣。
这让朱棣完全搞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