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 第65章(第3页)

第65章(第3页)

又拍拍他衣裳上沾的泥:“瞧瞧这造的,明儿又得给你洗,快去吃饭吧,你那儿朋友是乡野人家,想来没准备多少粮食,你肯定没吃饱!”

“我吃饱了!我今儿吃得最饱!”

小梁娃一擦嘴,还回味今儿的地豆炖排骨呢:“罐罐哥哥给我们炖了肉,还炒了肉,吃了恁老些我肚子都撑圆了!”

“炖肉了?”

他娘眨眨眼:“这,这人家倒是大方。”

“罐罐哥哥还给了我们大野红梨!”

小梁娃将怀里的东西给家人瞧。

“哟,好大的野红梨!这个朋友怎么恁大方啊?”

他娘擦擦手,将野红梨拿屋头去,欢喜道:“现在甭吃了,等你两个哥哥回来,留着娘给你们做梨干吃!”

小梁娃见他娘走了,偷偷将姐姐带到屋里去,把藏着的一包糕点塞到姐姐手里:“姐,你留着自个儿吃,别让娘看到,不然她又要给大哥二哥留,你都没得宫中浩羔楞陶陶吃!”

梁家姐儿一笑,忙推搡:“梁娃你吃,姐不吃呢。”

“我在罐罐家吃啦,吃了许多了,你留着嘛!”

小梁娃高兴道:“等我长大了,跟着佟镖头一起走镖,我赚钱给姐姐买好多好吃的!”

梁家姐儿感动道:“哎。”

又想到什么从自个儿床铺翻出个虎头口袋来:“这本来是给你绣的,不过你拿了朋友恁老些吃食,不能一点东西也不给朋友,老这样旁人就不愿和你做朋友了,你把这个给他玩,他应该会喜欢。”

小梁娃用手掂玩一会儿,笑道:“罐罐肯定喜欢!”

就在罐罐和魏承送完小汉子们才到家时,远在镇上的孙览也正欲将那份信放于他爹的书房桌子上。

孙县令和李师爷边说着来年“上计”之事边往书房走,一进门就见着独子孙览正在他的桌前规整杂乱的案卷竹简。

孙县令一笑,道:“倒是奇了,逐年平日里只在自己的小书房里读书,连饭都顾不得吃不说你娘连你的面都见不上,今儿倒是跑来我这里来做打扫,这要是让她知道了,怕是要酸。”

孙览笑道:“今日有闲就来爹这儿看看,爹,您昨儿这又是贪黑看卷宗了?白日看,黑夜也看,可要仔细着身子。”

他似是不解:“往年的磨勘都没什么大事,作何今年这样紧张?”

“大少爷您有所不知。”

李师爷手指往上头指了指:“说是明年有位顺天府来的观察使,不仅严苛冷肃,还很爱乍然来访,据说曾盘桓邺城数月都不曾离去啊。”

孙览一惊,这京城的大官竟然来他们这等极寒偏僻之地磨勘,想来是幽州城的官员中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他又坦然起来:“爹爹为官清正,实绩斐然,又不与商贩勾结,还不曾苛待百姓,想来也是不用过于担忧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还是要谨慎行事。”

孙县令落了座,就见着桌上有封套的手书,疑惑道:“览儿,这是……”

孙览笑道:“您早些日子不是赠予我那魏师弟一本文集,那师弟如今便给您回了封信,以示赠书感激之情。”

“哦?”

孙县令提起些兴趣,三两下拆下封套,便见着里头装着写着满满当当的三张薄纸。

李师爷是个人精,忙道:“诗会上那位魏学子说自个儿才要学作诗,不曾学过作文章,这才几日就能洋洋洒洒写下这些字,想来是大人的文集让其大受启发,所得颇深啊!”

听着师爷的话,孙县令更想看这封信了,展开一瞧,就赞了句:“魏承的字不错。”

孙览也上前瞧了一眼,略有惊讶:“魏师弟的字何来进步这样大,瞧着刚劲有力,活似柳体铿锵。”

他见孙县令瞧他,便道:“魏师弟是今年开春才启蒙认字读书,如今才过一年不到就通背四书,字也练的如此之快,我有些日子不曾指点他,眼下见了还真是震惊。”

“瞧着是下了苦功夫的。”李师爷站在孙县令身侧,也道:“瞧他字迹斩钉截铁,运笔收笔一气呵成,虽还缺些风骨,可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又在心中默叹:也是可惜了,九岁才启蒙,若是五六岁时启蒙,八九岁就能下场,他们凤阳镇没准还能出一位天才人物。

有县令之子在场,李师爷怎么也不能太夸赞旁人。

三人便一道看魏承所书,孙览不知他爹和李师爷如何想,但他却是越读越觉得魏承是真聪慧。

他们日日一道读书,夫子还不曾教魏承作文章,可此篇手书却写得起转承合,遣词造句也是极好。

想来这位魏师弟在夫子授他们文章时也是在默默听学的。

一心二用之际既能作出朗朗上口的诗,还能听解文章,将文章也写得妙笔生花,还真是令孙览叹服。

孙县令读时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魏承句句真切,他还真以为是自个儿的文集影响了魏承作文章,时不时还和李师爷点评下某句典故引用的好,两张纸翻过,就在三人看到最后几段时脸色霎时一变。

“荒唐!”

孙县令将信纸重拍在桌上:“本官何时以治洪为由问摊贩百姓索取车马钱?”

孙览皱眉道:“我知晓魏承为人,他定不会信口雌黄,想来是确有实事。”

“李师爷,你可知道此事?”

李师爷摆手不认:“大人,下官真不知此事啊。”

“今年才将菜市集搭上遮棚,以便民行事,这才短短几月就出了这等事情?”

孙县令黑脸道:“遮棚一事是何人在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