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魏承前脚走,小胖罐罐后脚就从椅子上弹了下来。
。
眼下正是如意酒楼上客的时辰,外面寒风呼啸,里头吃客说说笑笑,热闹不凡。
那跑堂的小吴一转头就见着魏承,忙和旁边的伙计打声招呼就来迎他:“魏学子,快快,里头请,你这是想吃些什么?”
又往后一看:“哎?怎么不见罐罐。”
“罐罐在济民堂等我,我今儿来不是来吃饭也不是来说鸡蛋的事。”
魏承将身后的背筐送到他眼前:“我得了不少鹿肉,不知道酒楼收不收?”
“鹿肉?”
小吴眼睛都直了:“这玩意可是大补啊,走走,咱们去后头找我舅爷。”
到后院等了片刻,小吴他舅爷就举着大勺跑出来,浑身烟火味:“啥?鹿肉?在哪儿呢!”
“这儿呢,这儿呢,您快看看。”
老舅爷将大勺塞小吴怀里,烫得小吴龇牙咧嘴硬是没松手。
魏承把干草拿下来,道:“您看看,这是现杀的鹿,上面带着血,还新鲜着呢。”
“小子,我识货,和肉货打交道半辈子我能认不出鹿肉?”
老舅爷翻了翻,道:“鹿鞭呢?鹿血呢?”
魏承也不瞒他:“卖给药堂了。”
“药堂?”
老舅爷脸上出现痛惜神色,拍着大腿哎呦好几声:“哪家药堂?这等好玩意卖药堂作甚?”
小吴也皱眉:“舅爷,那魏学子是不是被骗了啊。”
魏承知道这爷俩只是好心,笑道:“没被骗,我卖给济民堂了。”
一听到济民堂,爷俩脸色缓和不少:“济民堂行,济民堂的女掌柜是大善人,从来不骗穷人。”
鹿肉不比猪肉和羊肉,价就在那儿,跑不了多少,且说这鹿肉约莫能有四五十斤,不是个小数目,老舅爷做不来主儿,便使唤小吴去找大掌柜,没过一会儿大掌柜也急匆匆来了。
“鹿肉?鹿肉在哪儿?”
还问了和老舅爷一样的话:“鹿血?鹿鞭还有吗?”
“没了没了,人家这小子就得了鹿肉就给你送来了!”
老舅爷偷偷给魏承一个眼神。
魏承笑道:“大掌柜,只有鹿肉您还收吗?”
大掌柜比不上老舅爷道行深,看了好一会儿才确定这一筐都是鹿肉,想了想道:“鹿肉大补,但也柴,不太好侍弄,这样吧,我给你一百八十文一斤。”
魏承还没说话,老舅爷嚷开了:“再给添点,人家魏学子这大寒天来卖点肉容易么?人家鸡蛋只卖你,鹿肉跑来这么远也只卖你,多给点,多给点。”
大掌柜也不恼,害了一声,用胳膊怼了下老舅爷:“你这老损头,你帮谁呢!”
几人笑开,大掌柜笑道:“成,魏学子,咱们都是老熟人了,那再给你涨十文,以后若是得了什么好货,定要先来咱们如意酒楼。”
魏承笑道:“成,以后有好东西都往这儿送。”
最后鹿肉泡了秤,约莫四十八多斤肉,大掌柜又给添了彩,得了九两二百文钱。
待小吴送走大掌柜,魏承见四下无人,拎出一串百文铜子就往老舅爷怀里塞,老舅爷忙挡着:“不用,不用,魏学子,这是做什么……”
“舅爷,您就拿着吧,小子请你吃酒。”
俩人拉扯一会儿,老舅爷到底是收下铜子,高兴不少:“我见着你这鹿肉是杀好的,你们家留没留鹿肉?”
魏承差点忙忘掉这茬,他道:“留了些,因着我弟弟想尝尝鹿肉,我在家时还对他说,到时候见了舅爷要问问他怎么做鹿肉能好吃些。”
“你们自个儿在家做自然是不能好吃。”
老舅爷拍拍他肩膀:“在这儿等着。”
过了会儿,老舅爷走出来,把一个小白布口袋递给魏承,小声道:“你这鹿不是臭老鹿,两三岁的小雄鹿肉还算嫩呢,炖鹿肉少不了这九种佐料,用小火慢慢炖,那滋味叫一个鲜美。”
魏承一听,忙去拿银子,老舅爷忙拦着他:“不必,不必,我好歹是个大灶人,拿东家点佐料怎么了,去,快回家去吧!”
魏承拎着这小白布口袋比赚到那九两多银子还高兴。
明儿是个好日子,还能给罐罐炖一大锅好吃的鹿肉,只这么一想想就觉得欢喜。
魏承离开如意酒楼,忙去糕点铺子买了两包糖糕甜果儿,又去酒坊买了两坛好酒留着泡鹿血酒,家里猪肉还有剩余,他也就没再去买。
走时筐里背着鹿肉,回来就剩下九两银子和酒水吃食。
按理说魏承应拐进北巷去济民堂,可他却照直走,朝街角那家老银匠铺子走去。
天色渐沉,路上行人步履匆匆,魏承只觉得对面那个鬼鬼祟祟贴着墙壁走的小娃有点眼熟。
像个胖螃蟹一样横着走,小肚却突出来了。
离得远,有些看不清,但是好熟悉的肚子。
罐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