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诸天问答通历史,古人全破防了! > 第27章 洪武十五年朱雄英薨马皇后薨老朱 (第3页)

第27章 洪武十五年朱雄英薨马皇后薨老朱 (第3页)

“虽是调侃,但也看得出来朱元璋对这个长子的喜爱!”

“而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许,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也仁慈宽厚,决策果断,明大义,知大礼!”

“不仅可以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对自家的弟弟们,也格外的仁厚。”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不止一次的犯过错误,朱元璋几次想要处罚,可也都是朱标从中调和,替他们求情,免于责罚,朱标这个长兄在众位弟弟中威望最高!”

“毕竟,早年间,朱元璋在外打仗,根本没有空去管那些儿子,朱标自然就肩负起了带娃的长兄模式!”

“那些弟弟们,有时候或许不听朱元璋的话,但却不敢不听他们这个大哥的话!”

“朱元璋虽然小农思想,但不得不说,在培养人这方面,的确不错,朱标长大后,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还虚心求学,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

“洪武四年,朱标与常氏成婚,洪武七年,长子朱雄英出生。”

“洪武十年,第二个儿子也跟着出生。”

“朱元璋见朱标年纪已长,就开始让朱标监国,熟悉政务。”

“同时,告诫朱标需要记住几个原则: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二是明,能明才不会惑于奸佞;三是勤,只有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四是断,有决断,便不致牵于文法。”

“同时,朱元璋也以身作则,天不亮就起床处理政务,到了半夜才歇息。”

“朱标也天天学朱元璋,逐渐成了一个合格的储君。”

“有人说朱标过于仁慈,与历史上的扶苏很是类似,但实则不然……”

“朱标的仁,是对家里人的仁,对亲近之人的仁。”

“他明断是非,知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洪武四大案,有三个都是他亲自操刀!”

“他与朱元璋的争执在于,朱元璋要砍九族,朱标只是在想,殺那么多人不太好,夷三族就行了!”

“由此可见,朱标并非迂腐的仁,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他可以向朱元璋求情,放过谁谁谁。”

“但他知道,这人,与此案牵扯绝对不深,甚至是殃及池鱼。”

“如果是本案的涉事人,他不仅不会求情,反而会亲自操刀,为大明减除祸患!”

“朝野上下,都知晓太子之名,百官无不臣服,诸王无不尊敬。”

“这就是太子朱标。”

“历史上最稳的太子。”

“再看看朱棣!”

“朱棣,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

“朱棣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当时,敌军兵发池州,不久就传来要攻打太平的文书,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都来不及看上这个刚出生的儿子一眼,就又跑到了前线指挥作战。”

“这一仗,一打就是七年,等到了朱元璋一统江南,再下一年就要称帝,祭告太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渡江后生的七个都还没有名字!”

“于是乎,这才逐一取了名,第四子,取名为‘棣’,此时的朱棣,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此时,朱元璋也开始培养这些儿子们的才能,除了老大,其余儿子都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甚至让朱棣与兄弟们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哥普通士兵一样到城外远足!

“一段路程,一大半骑马,一小半徒步!”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还时不时的去演武场上练习!”

“除此之外,朱元璋也十分重视文教,朱棣与兄弟们幼年入学,开始接受大儒的教导,在大本堂读书。”

“洪武三年,朱元璋为诸皇子封王,朱棣被册封为燕王。”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因为主弱臣强,元皇帝得不到藩王的救助!所以,就分封诸王,让藩王供卫皇帝,以维护朱家的统治。”

“同时,朱元璋也让众王去翻看古代藩王的优劣事迹,让他们学习如何当好一个王,以史为鉴!”

“洪武九年,朱棣与魏国公徐达长女徐妙云成婚。”

“同时,也让秦、晋、燕三王前往祖地,了解民间疾苦,知晓大明如何而兴!”

“这一事迹,给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

“一直到,洪武十五年……”

“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皇太子嫡长子皇长孙朱雄英薨!”

“朝野震动,消息传到北平,素来与朱雄英关系要好的朱棣悲痛不已!”

“但藩王没有命令,不得回京。”

“洪武十五年,八月二十三,马皇后薨!”

“朝野震动,举国哀悼,消息传到北平后,朱棣更是震惊,悲痛的昏迷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