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今天也在谋朝篡位中 > 第4节(第2页)

第4节(第2页)

强势的文化在面对仅仅是出现了萌芽的文明时,展现出来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因此,一番忽悠之下,已经有机灵的跑过来表示想要追溯一下自家的传承,给自家找个牛叉的祖先了,再不济,取个汉名也行啊!

刘昌手底下的人几乎都识字,吕家那些亲卫便不说了,当初从乌桓人那里救出来的汉人奴常用字隶也有几个识字的,冬天的时候,刘昌又搞了个扫盲班,都是成年人了,每天认识五到十个字,漫长的冬天过去,常用字也就认识得差不多了!刘昌用来启蒙的书籍不是这个时候常用的什么《仓颉篇》、《急就篇》,而是直接用了《千字文》,《三字经》没拿出来,里头太多的典故现在还没出现,何况《三字经》受到儒家的影响比较大,刘昌需要的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而不是让儒家一家独大。

《百家姓》也是一样,宋朝编写《百家姓》肯定是要将赵放在前头,到了汉朝,那就得将刘放在前头,吕得跟在刘后头,还有建立大汉过程中的诸多功臣的姓氏也得往前排。实际上,就在几十年前,姓氏还都是分开的,无非就是建立大汉的人里头,除了张良等少数几个人是六国贵族出身,其他也就是比黔首强一些,所以大家也就不讲究这个了,但是你要是真是将《百家姓》弄出来,那就有一帮人蹦出来指手画脚了,刘昌不喜欢麻烦,就算是将来要编写新的启蒙书籍,也是找那些学派的首脑人物背书,他不会亲自下场。

像是现在,刘昌手底下一帮人就各自拿着一卷《千字文》,用这里的字给那些濊貊人取名。因为濊貊人往往住在江河之畔,又以捕鱼为生,因此,大家多半取的便是江、何、余三个姓,至于名字,要么就是按照原本他们名字的意思找同义字,要么就是在千字文里头随意挑选一个。有了汉人的名字之后,那些濊貊人顿时就觉得自家跟汉人没什么区别了,有钱的就换了布匹将衣服裁成汉人的样式,没钱的就将自家原本的鱼皮衣服裁成差不多的样式,头发也梳成发髻,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个就跟汉人没多少区别了。像是那等部族的首领,他们手里有大量的金块金沙,如今连丝绸都穿上了,腰间佩戴着用玻璃仿造的玉石,如果不是礼仪粗疏的话,看着就跟长安城的贵族没什么区别。

濊貊人的生活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或许能瞒过西边的鲜卑乌桓,还有东南一点的朝鲜,却瞒不过沃沮和扶余。他们之间本身就算是近亲,无非就是因为生活的地方不同,渐渐养成了不同的习俗,像是沃沮扶余那边,就已经不再以渔猎为生,而是开始耕种,虽说只是刀耕火种,但是终究文明层次已经上升了一个台阶。

以前他们对濊貊这个亲戚,是有些居高临下的,濊貊人抵抗风险的能力比他们的亲戚差太多了,真正就是看天吃饭,鱼多的时候日子就好过,鱼不多的时候,就得饿肚子甚至是大量的族人冻死饿死。结果呢,穷亲戚如今翻身了!

濊貊人如今根本不想着打猎捕鱼,采集什么野菜野果,各个部族各自分了一段河流,老老实实用汉人提供的工具在那里淘金,刘昌给的价钱放在中原,估计能被人骂死,但是对于濊貊人来说,刘昌的价钱是非常公道的,平均一下,淘一天金所得到的金沙就足够一个人换到足够吃半个月的食物,一家五六口人,一个人一个月干个七八天,差不多就能填饱一家人的肚皮。当然,若是他们想要住上和汉人一样温暖的房子,穿上更加温暖舒适的衣服,就得多干才行。

而那些部族首领终究还是有些特权的,哪怕只是相对原始的部族,首领也总能分配到更多更好的东西,所以,族人们每一份收获,首领都能从中抽成,所以,他们不需要亲自劳作,就能过上奢侈的生活。虽说濊貊人没听说过项羽那一句千古名言,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有钱了不能炫耀一下,叫那些亲戚看看,那有钱能有多少意思呢?

如此一般之后,没过多久,刘昌就迎来了扶余人和沃沮人的使节。

第17章

扶余人和沃沮人一直以来都有朝见周天子的传统,秦国建立之后又去朝见秦国,大汉建立之后自然是朝见大汉,不过不可能每年都去,距离太遥远,一般几年才有一次,他们会跟真番、肃慎、挹娄等结伴一起过去,以前还是箕子朝鲜的时候,一般就是蹭朝鲜的使节队伍,后来变成了卫满朝鲜。卫满朝鲜即便后来跟辽东郡太守约定为汉家藩属,那也是后来的事情。这里头有个历史遗留问题,那就是,吕后其实一直都不喜欢卢绾,卢绾有什么呢,就是刘邦的发小,因为跟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后来更是被刘太公当做是亲儿子一般,对于刘邦来说,卢绾这个发小比自个的亲兄弟更亲,因此,刘邦的侄子只做了个羹颉侯,二哥做了代王,卢绾却被封为燕王。

但是对于吕后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自家兄长为了大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排功的时候还落在了萧何张良的后面,后来也就是封了个周吕侯,而卢绾呢,正经的胜仗没打几个,先是被封为长安侯,也就是将长安这个国都给他做封地,然后又被封为异姓王。因为刘盈荏弱,吕后与刘邦的后面几年就在不断平定异姓诸侯的叛乱,卢绾先是被人诬告,后来又被手底下人一鼓动,就反了,他想的是,与其束手待毙,不如先反了,等回头见到刘邦,刘邦自然会护着他,到时候就算是燕王做不成了,一个彻侯还是没问题的。

结果刘邦死了,卢绾自然明白,他跟吕后可没有这样的情分,甚至,吕后对刘邦那些狐朋狗友深恶痛绝。当然,卢绾也能理解,吕雉嫁给刘邦之后,真是被刘邦的折腾劲搞得够呛,好不容易走了门路让他做了个亭长,还没做几年呢,就因为失期干脆放跑了刑徒躲在芒砀山里头,还得吕雉去给他们送饭。后来刘邦造反,一大家子都被县令关进了大牢,虽说有萧何曹参按照关照,但是苦头却没少吃。后来更是陷在项羽军中,差点被项羽给杀了!

凭心而论,要不是刘邦做了皇帝,哪个女人摊上这样的丈夫都得骂街!所以,吕后看不惯卢绾这等跟着刘邦胡混的狐朋狗友简直再正常不过,所以,一听说刘邦死了,卢绾立马投奔了匈奴,不敢回去了。而卫满呢,作为卢绾的部将,没跟着卢绾,反倒是逃到了朝鲜,这在汉人的道德观念中,这差不多就是双重背叛,他又驱逐了箕准,自立为王,这就是第三重背叛了。吕后虽说出于对匈奴的战略考虑,还在尚冠里保留了卢绾作为长安侯的宅邸,但是对于卫满,可不会网开一面。所以,起码吕后在世的时候,卫满是不会跑到大汉来找什么存在感的。

卫满做了朝鲜王之后,比起当年的箕准野心可要大多了,这些年来,卫满其实一直在不断扩张自个的地盘,那些临近朝鲜的部族自然倒了霉。他们之前凑一块去长安找大汉告状,但是大汉对于辽东这边也是鞭长莫及,不过就是发了一封国书,斥责了朝鲜一番,然后,卫满就开始命人在交通要道设卡,不许这些部族首领南下朝贡。这直接导致这些年来,这些部族其实一直都处在一种不安全的环境之中。这次听说小老弟居然发财了,一个个顿时心思就活泛了起来。

朝鲜能拦着他们不去大汉,但是不能拦着他们去看那个汉人建立的部族吧!因此,一帮原本就经常凑一块的部族首脑商议了一番,就决定过来打听一下消息。

这些部族首领好几个都是去过长安的,长安的未央宫长乐宫都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像是刘昌这里,自然没这样的人力去建造那样的建筑,刘昌要实惠,要里子,面子什么的,暂时可以不要。但是饶是如此,他们也足够惊讶了。毕竟,长安主要是夯土建筑,而这里,用的都是砖瓦。红砖青瓦,修建得整整齐齐,水泥路面平平整整,路边还移栽了一些花草,这会儿都长得很是繁盛,后院一般是各家的菜园子,里面长着各种他们认不出来的蔬菜。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后世农村的模样,因为现在人口不多,地皮也不紧张,加上这里其实只是一个过渡,并不打算长住在这里,所以做成的都是那种一进的院子,而不是盖成农村小别墅的模样。

这些部族首领直接被领到了议事厅那边,手足无措地被安排着在偏厅里面等待。刘昌对于跪坐深恶痛绝,辽东这边比较冷,裤子肯定是要穿的,所以,跪坐也没这个必要,因此,刘昌叫人重新打造了新的家具,像是议事厅这里,用的就是桌椅茶几。他们被安排着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然后就有人端了茶水点心过来。

辽东这边因为土壤气候的缘故,并不产茶,就算是移栽了茶树过来,品质也比不得南方,刘昌对于茶叶也没有什么偏好,因为大量蔬菜的种植,他们也不缺乏维生素和纤维素,并不需要通过茶水来摄取,因此,端上来的茶水就是加了糖的花果茶,又配了几种甜口的点心,用的是豆沙馅和枣泥馅,同样也加了不少糖。

这个时代,即便是贵族也很难做到吃糖自由,楚地那边倒是种植甘蔗,但是这年头的甘蔗含糖量并不高,大家也就是榨汁喝,至于糖,主要是麦芽糖。辽东这边,这些部族甜味的来源就只能是各种野果还有蜂蜜,这年头野果甜的不多,采集蜂蜜又得冒着被蜜蜂蛰的危险,所以,能吃一点甜的东西,那是真不容易。他们一开始看到放着茶水的是精美的白瓷,点心也放在同样精美如同玉石一样的瓷盘里面,都做成花朵一样的形状,一开始都不敢碰,生怕给碰坏了。

不过,等到试探性喝了一口水,咬了一口点心,这些首领顿时一个个都ren不住了,一个接一个往嘴里塞,只吃得嘴巴都鼓鼓的,尤其,这边伺候的人还经常过来续水和点心,因此,等到刘昌见到他们的时候,就发现几个人已经开始打嗝了。

第18章

刘昌并没有嘲笑这些人的意思,只教又换了新茶上来,换的是大麦茶,可以帮助消化。

这些部族首领都有些尴尬,不过还是先七零八落地给刘昌行了几个不甚标准的礼,毕竟,他们之前朝贡大汉,大汉那会儿其实也是礼崩乐坏的时候,对朝臣的礼仪尚且没那么严格,何况是对他们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外藩,因此,鸿胪寺的人也就是稍微教了一下,大差不差就行了,他们学过之后又多年没用过,到刘昌这边自然搞得不伦不类。

刘昌含笑请他们入座,他这会儿就这点人手,实在摆不出什么谱来,因此,只是一个个招呼过去,然后才开始了自我介绍。

刘昌早就想好了,他如今实力尚弱,所以,虎皮还是要扯起来的。因此,他这会儿便自我介绍道:“诸位首领远道而来,想来还不知道孤是谁。孤乃高祖皇帝之孙,当今天子之嫡长子,只是孤因为母族乃是吕氏,因而不为朝中大臣所喜,不得于中原膏腴之地封国建制,称孤道寡!正巧听说朝鲜这边,卫氏作乱,篡夺朝鲜,欺凌诸藩,孤因此请命,前来辽东,拨乱反正。日后孤就是辽王,到时候还多有劳烦诸位首领的时候!”

刘昌一点都不担心这番谎话被拆穿,现在消息传递速度这么慢,等到刘恒知道的时候,刘昌已经拿下朝鲜了!如今刘恒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大汉,他刚刚登基不久,天子的位置还没坐稳,无论是周勃还是陈平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齐王一系的诸侯在倒吕之事上出了大力气,却没拿到该有的报酬,他们对长安能有什么敬意?何况,比起苦寒的辽东,北边的匈奴才是大问题,他们得考虑,要是找辽东麻烦的时候,匈奴大举入寇,那又如何?所以,几年之内,都别指望大汉会大动干戈。只要刘昌顺利拿下朝鲜,到时候就算是派吕义以辽王的名义出使长安,长安那边最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胳膊折在袖子里,有个刘家血脉镇守辽东,总比反复无常的卫氏强,也能帮着牵制匈奴。

这些首领听得懵懂,他们根本不知道大汉又换了一个皇帝,他们上次去朝见的时候,还是惠帝当朝,只记得做主的是太后,太后人真的很好,不仅对他们温言抚慰,还赏赐了许多财物,如今听说因为惠帝和太后先后去世,朝堂上那些大臣立马翻脸不认人,连吕氏所出的皇子都敢欺凌,致使人家好好的一个嫡长子,只能带着几百个人跑到辽东来,顿时跟着就义愤填膺起来。

同时,他们也觉得能够理解自己看到的这一切了,毕竟,人家背后终究是大汉,大概是汉家天子心疼儿子,私底下给了许多补贴,所以,人家才有无数的钱粮,无中生有弄出这样的家业来。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一个个就更有信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