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前的理想是,不让债务压在孙子头上。
如今算是提前达成
心愿。
然后,贾政出门吃酒,带回来一个消息。
“咱们金陵这回出了能人了。
原翰林院学士李守忠,调任国子监任祭酒。
据说他跟咱们祖母有点转折亲,算是祖母的远房侄孙。
今儿在傅大学士见了,跟儿子一见如故,说是会递牌子请安。”
石梅期初没在意。
蓦的,石梅一惊:“李守忠?哪个李守忠?之前怎么没听你们说过?”
贾政面上一红,他不爱跟人攀交情。
“之前母亲您也没问呢。
这个李守忠似乎是敬大哥的同年,不过他是庶吉士,留在翰林院做编撰。
这个李守忠在清贵中很有名气。
人家庭院种花种草,他家的庭院种的是白菜萝卜豌豆花……”
石梅听着这话熟悉:“这不是把宅子卖给毓秀那位?”
贾政就笑:“种菜买菜几乎年年在翰林学士家里上演。
翰林院是清水衙门,家里若是没有家底,夫人们不种菜,真是会饿肚子,更别说吃肉了。”
石梅纳闷:“翰林院没有俸禄的吗?”
贾政道:“俸禄当然有。
不过,一年只有五十两银子。
清水衙门也没有碳敬冰敬,往往一大家子盯着俸禄过日子,本身就紧巴巴。
且这京都,人情也是必须的开支。
同僚有事,你不走人情,谁还理你?
可是走了人情,肚子就吃不饱了。
前儿听傅大学士说,有翰林家的孩子馋极了,在人家酒馆里做活计。
为的就是吃客人剩下的酒菜,遇到个不讲
理的客人,挨了好一顿打。
说是宁愿倒掉喂狗,也不给穷鬼吃……“
石梅摆手:“哎哟,新年大节,你说这些做什么,真是的……”
贾政好委屈,不是您问的吗?
却不敢犟嘴。
石梅心里却知道了,明日李家进府请安,该如何打发。
直接给孩子打发尺头金锞子吧。
笔墨纸砚就算了。
正月初六。
李守忠携妻子生门拜见。
国子监祭酒上门,可是蓬荜生辉。
贾母自然热情接待,首次见到了李守忠的夫人,以及他那个据说礼仪端方的大姑娘李纨。
然后,石梅发现这个李纨太端方了。低着头,眼睛盯着一个地方,都不爱转动。
不过,石梅打发礼物的时候,她抬头道谢,眉眼生的很不错。
笑起来也很好看。
但是,她似乎很习低头肃脸。
这个李守忠带着女儿上门拜见,作为老祖宗,石梅应该夸赞一番,然后询问人家岁数,读过什么书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