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晚,翰林街许多的官员,十之八·九,都被赚进宫去了。
五位阁老,连同副阁老在内,被赚了三位进宫。
好在夏首辅昨日被燕候所救。
三位阁老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家眷最后被燕候所救,没有被人抓起来胁迫他们,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昨夜晚,因为燕候反应迅速,六部尚书全部保留。
大理寺少卿也得以幸免。
得知陛下被贼子拘禁,夏首辅带领六部官员要求面圣。
然后,燕候联合了锦衣卫的指挥使水铿。
水铿派遣了三千锦衣卫,贴身护卫六部官员。
夏首辅提议,由内阁与六部官员在午门吸引反贼的注意力。
燕候则发兵围城示威。
然后,寻找适当的时机攻城,进入皇城解救陛下。
但是,无旨调兵,罪犯欺君。
燕侯身为九门提督,有带兵的权力,有关闭九门提前宵禁的权力。
却没有调兵围困皇宫的权力。
但是,夏首辅却一再说服燕侯配合。
燕候坚持。
勤王救驾必须有圣旨。
夏首辅却说,非常时期非常办理。
燕侯提议。
相干人员必须歃血为盟,共同进退。
这样既表现燕候的无私。
也预防有人事后翻脸反咬。
故而,燕候坚持首辅,六部尚书,御史台都,大理寺卿,锦衣卫指挥使水铿,必须与自己歃血为盟。
夏首辅心里赞叹这个燕候奸诈。
却也不得不认同,在这个时候,没有陛下圣旨的情况下,如此行事,方才稳妥。
不光是燕候怕被人诬陷,他也怕。
大家捆在一起众志成城,方能心无旁骛,勤王救驾。
若不先说分明,事后御史台那些鸡蛋挑骨头的家伙就会生事。
拥兵自重,无旨调兵,现成的罪名。
到时,燕候救驾有功,能够功过相抵就不错了。
夏首辅代表六部官员同意。
然后大家签订了誓死勤王的盟约。
夏首辅便起草了声讨叛贼的檄文。
燕候手里三万兵马,一万兵马守住九门,与城外贾赦的奉圣军相呼应。
震慑城郊外蠢蠢欲动的黑骑军与紫棋軍。
剩下两万兵马,将皇宫团
团围住。
六部官员,有锦衣卫与步军统领衙门兵马压阵,士气大震。
拿出苏秦说服六国的口舌向三皇子喊话。
大声的宣读檄文。
对三皇子进行攻心策略。
从孝道说到礼教。
从君臣说道父子。
三皇子整个就是,丧心病狂,鲜廉寡耻,猪狗不如,不配为人。
三皇子闻听夏首辅抑扬顿挫的责骂,气血攻心,连吐三口鲜血。
瞬间,从即将登基的狂喜跌落尘埃。
因掳掠进宫的三位阁老抵死不从。
禅位的诏书,到现在都没有炮制出来。
然而,此时此刻,他那并不明朗的奢望,却被夏首辅看破,说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