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出了过人的政治智慧。
正当他准备收笔时,忽然注意到考官的神色有异。
原来是在看一个考生的答卷。
仔细一看,那考生正是王明月!
"
有趣。
"
林焱暗忖。
看来王明月的答案有什么特别之处。
果然,很快就传来消息:王明月在文中引用了一些新近发生的实例,论证吏治腐败对民生的影响。
"
好胆色。
"
林焱赞叹。
这是要借考题抨击时弊啊。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
王明月虽然性格耿直,但不至于如此冒失。
除非。。。
"
去查查考官的背景。
"
他让影堂密探暗中打探。
很快,消息就来了:那名考官虽然表面清廉,但实际上与言官集团有联系!
"
原来如此。
"
林焱明白了。
这是言官们在借科举收集证据啊。
想到这里,他在文末又加了一段:
"
臣闻古人云:民贵君轻。
此言虽激,然实有深意。
君之所以为君,在于爱民。
今日天下之弊,根源于何?根源于忘却此理也。
故臣以为,欲求太平,当先正本清源,革除积弊,方能长治久安。。。"
这段话可谓石破天惊。
居然引用"
民贵君轻"
这样的典故,这是要表明立场啊。
写完这些,林焱放下笔,扫视全场。
果然看到不少考生都在偷偷打量这边。
显然,大家都意识到了这篇文章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