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喝醉之人争论无疑是自找麻烦,耐心倾听即可。
“我刚说到哪儿了?哦对,那红夷炮队的队长……这职位该称呼为把总吧。
看看孙元化手下那些人,名字叫啥忘记了……左良玉!你过来!”
曹文诏也许真有点恍惚了,从洋人到谈论孙元化下属竟不知姓名,遂大声向旁桌侍从吆喝起来。
左良玉?
这一名字令杜寒心中微愣,他未曾预料到今日众人之中竟然包含有左良玉。
“到!”
一名年约二十五六岁的高大武官从随从中站起,疾步走到曹文诏面前拱手道,“将军有何差遣?”
熊熊篝火映得左良玉脸膛通红,分不清是饮酒的缘故还是火光的映照。
“孙元化麾下那两个炮队头领,都叫什么名字来着?”
“回将军,一个名叫彭簪古,一个名叫罗立,皆为百户之职。”
左良玉回答得干脆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之处,显然极为懂得如何讨喜。
“对对对,瞧瞧,彭簪古与罗立就称把总,不唤作什么队长。
来,与杜兄弟敬一杯!”
曹文诏满意地点点头,随即指向杜寒介绍道,“这是左良玉,我手下一名千总,作战十分勇猛。
以后你们不妨多走动。”
左良玉素来以能与士卒打成一片著称,同吃同乐、共享劫掠之财,在军中人缘极好,毫不矫揉造作。
虽然目不识丁,却颇具情商。
杜寒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荒谬之感,自己方才还在思索如何成长为如左良玉这般能够掌控军权之人,未曾想转眼之间,左良玉已然向他敬酒了。
似乎当下处境也未必比自己优渥许多。
起身接过酒碗后,两人互致几句“久仰大名”
后便一饮而尽。
至此,原身的记忆总算浮现一二,记得似乎曾在曹文诏营中偶遇左良玉数次,不过彼时自己只是一名寻常的斥候夜探,自不会有人特意引荐。
果然成名好处多多,人脉增长迅猛,想拦也拦不住。
仅仅一顿饭功夫,自己竟已与宁远诸多英雄豪杰称兄道弟。
“杜寒,不必再返回右屯了,不如留在此处,充当我亲卫如何?”
此时,坐在主位正与副将朱梅谈兴正浓的满桂突然开口相邀。
杜寒听罢明白,满桂这是有意招自己做他的家仆兵。
桌上众人依旧谈笑风生,满桂这句邀请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然而,曹文诏与左良玉却都听得清清楚楚。
二人目光齐齐投向杜寒,神情各异。
曹文诏面色瞬时略显阴郁,心知自己方才尚在谋划招揽杜寒,不料被满桂抢先一步,令他懊恼不已,悔不该未能抢先表态。
左良玉则是神色复杂。
能够在总兵麾下当家仆兵,似乎远胜于在游击手下效命,前途更显广阔。
这杜寒当真好运道,一次建功便获总兵赏识,让左良玉暗自心生羡慕。
明军中有种奇特现象,边疆将领无论麾下兵力几何,精锐者终究为少数,正是这些家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