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第一条居然是资政局在皇帝指导下,召开和主持朝议。
四人“虎躯一震”,居然提到朝议了!
皇上居然还记得有朝议,实在难得啊。
朝议是指皇帝召集朝臣公议重大事宜,太祖皇帝就开始的一种群臣议政方式,分廷议和集议。
廷议就是早朝时文武百官在皇极门或皇极殿前公开评议,提出解决方案。
集议是召集一定范围的官员,比如九卿会议、尚书会议等,关门评议,提出方案。
但大部分官员,尤其是清流只认廷议,不认集议。
因为他们特别热爱那份参与感。
廷议他们能够参与,集议就不一定。
没我参加的朝议,不完整,不是朝议!
但不管是廷议还是集议,最后的决定权还在皇帝手里
但是从正德皇帝后,朝议就变得很不正常。
武宗皇帝不是在豹房玩乐,就是去宣府大同嫖妓玩打仗游戏,政务全甩给司礼监和内阁。不要说朝议,连正常的朝会都没有几次。
嘉靖朝时,世宗皇帝早年还勤政,朝议经常有,大礼仪就是在朝议上展开的。
中后期就几乎没有了,只是小范围的集议,在大部分朝臣京官看来,属于不正常的乱政。
到了隆庆朝,太子秉政,十分勤政,但由于身份限定,无法举行天子才能有的早朝,改为在西苑太极殿朝议。
半廷议半集议。
太极殿朝议让许多大臣犯了难。
这是廷议还是集议?
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朝议手段跟诸位先皇大不相同。
每次朝议,他会让司礼监先确定太极殿朝议的议题和议程,都是六部诸寺以及地方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条款清晰,朝议前两三天就给内阁和各有司,大家做好准备。同时司礼监会通知参加太极殿朝议的人员,内阁、六部尚书侍郎、诸寺正卿少卿,都察院左右御史,还有六部诸寺相关各司。
涉及地方的,有地方代表,还包括新近在该地任职过的京官。
凡是跟议题相关的重要人员,基本上都会被召集到太极殿。
有时候人员太多,相关人员就在南华门值房里候着,议程到了再带进去。
朝议上皇上会详细询问相关人员,把该问题的来龙去脉问得清清楚楚,然后大家再各自提出意见
有时候议着议着就争吵起来,只要不拔拳相向,或者问候对方亲人,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朝议一般由经验老道的辅,先是徐阶,后是李春芳主持控场,不至于失控。
有时候太子会亲自下场,给争论不休的话题一锤定音,把大家的议论收回到议题上来。
皇上即位后,恢复了每月两次的朔望早朝。
随着二月初一的事件生,皇上干脆规定,每月两次的朔望早朝,改为黎明时分开始。
以前的早朝太早了,天都还没亮,黑灯瞎火的,感觉满朝君臣像是去集体偷鸡。
点灯点蜡烛?
你这知道这些油灯蜡烛多贵吗?
你开一次早朝,要耗费多少民脂民膏?
败家子!
大明王朝,行的就是光明正大之事,就在黎明时分,大明皇帝在朝阳初升时,举行早朝。
早朝时间推迟了,但朝会时间要缩短。
皇上规定,文武百官朝拜皇帝后,朝会只进行以下几件事。
一是接见外藩使节,接受外藩国书。
二是宣布开战和停战、封爵授勋、公布新历法和新律法、任命从三品高级文武官员等重要事宜。
三是各省三司正使、巡抚、总督,以及驻外宣慰使、经略使、观国政使等文武官员,赴任前正式辞陛。
有简旨着立即赴任者不在此列。
四是皇上特旨在早朝上进行朝议的其它事宜。
除此之外,其余军国大事在朝议上评议决定。